5月科学流言榜来啦:老人献血能降血脂 中国是唯一食盐强制加碘的大国 小胖墩长大就会变瘦 是谣传
刮风下雨加速新冠病毒传播?假的
刮风下雨会加速新冠病毒传播、炎夏高温能终结病毒、老年人献血可以降血脂、中国是唯一一个食盐强制加碘的大国……近期你听到的这些被讨论最热烈的话题,竟然都是“伪命题”。5月“科学”流言榜出炉啦,其中涉及五个热门健康流言,看看你有没有被“忽悠”?!懊吭隆蒲А餮园瘛庇杀本┦锌蒲Ъ际跣?、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流言: 刮风会把病毒吹得到处都是,下雨会让病毒更快繁殖,都会加速新冠病毒的传播。
真相:无稽之谈。首先,狂风不但不会加速新冠病毒的传播,还会使传播减慢。
大风的确会将病毒吹得到处都是,但不会将病毒都吹到同一个地方,只会将高浓度的病毒吹散。日前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病毒要附着在一些东西上来传播,最突出的就是通过飞沫,狂风中病毒很快就被稀释了,在空气里达不到一定浓度,病毒自然不会传播。
此外,下雨也不会增加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在潮湿的环境中,细菌可能会更快繁殖,但病毒和细菌不同,只能寄生在宿主体内繁殖,所以潮湿不会增加病毒数量。另外,病毒以极小的飞沫形式飘浮在空中,下雨后,这些细微的飞沫会附着在雨水中降到地上被冲刷走,这样就无法进入大家的口鼻导致感染了。也就是说,下雨不仅不会加速新冠病毒的传播,还可以降低空气中飘浮着的病毒的数量,降低感染风险。
流言:新冠病毒怕热,随着夏天气温升高,新冠病毒的传播将终结。
真相:随着天气开始炎热,戴口罩也变得更加令人难受,但这并不是不戴口罩、放松警惕的理由。高温天气的确可以降低新冠肺炎的传播,但效果有限。
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评估研究所的主任克里斯托弗·默里表示,他们通过统计研究发现,温度每增加1℃,新冠病毒传播率就大约能降低2%。但光靠高温是不可能成功遏制病毒的。如处于夏季的南半球国家澳大利亚和地处热带、常年高温多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目前疫情依然严重。
隔离、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等公共预防措施要比单纯的气温更有预防效果。千万不要因为天气闷热了就心存侥幸,随意不戴口罩。
流言:老年人时常献一献血,可以降血脂。
真相:按照相关专业机构的指导,适当献血不会对身体健康有害。但不能把献血作为降血脂的一个手段。
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约为 4000-5000 毫升。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当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左右。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所以,献血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也不会影响人的健康功能。
从理论上讲,献血抽掉了一部分血,在短期内血脂可能会略微下降。但实际上,我们的机体有自我调节能力,当血脂含量下降后,机体会很快产生血脂,因此即使献血后血脂在短期内略有下降,也很快会调整回原来的水平。
所以,把献血作为降低血脂的一个手段,不值得提倡。事实上,降血脂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除了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外,就是遵医嘱服用降血脂药。
另外,我国《献血法》规定,年龄在18-55周岁,男性体重在50公斤以上,女性体重在45公斤以上,身体健康的公民都可以参加献血。由于饮食或营养吸收等方面原因,不主张老年人献血。
流言:中国是唯一一个食盐强制加碘的大国,而国外很少用碘盐。
真相:碘缺乏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通过食物进行碘强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从1993年开始,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食盐全面加碘,即人吃的食用盐、动物饲料用盐、食品工业用盐都加碘。到2008年,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食盐碘强化政策,其中34个国家和地区实行食盐强制加碘,包括人口最多的中国和印度。1993年到2013年,缺碘的国家和地区从110个减少到31个。
“国外碘盐少”“国外不强制加碘”只是表象。这是因为各国的饮食结构不同,用盐习惯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碘强化策略。例如: 泰国和柬埔寨,由于平时最常用的咸味调料并不是盐而是鱼露,因此选择在鱼露里面加碘,因此没有碘盐;西方国家消费者的食盐摄入约75%来自加工食品,因此在加工食品,特别是面包中进行碘强化是他们的流行做法。
各国的碘强化政策千差万别,但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实现全民充足碘营养。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决定了零售环节食盐加碘是覆盖面最大,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碘强化策略。
流言:孩子小时候胖点没关系,长大了自然就会瘦了。
真相: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儿童超重、肥胖的全球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儿童期,肥胖不仅与哮喘、腺样体肥大、儿童糖尿病、儿童脂肪肝、中枢性性早熟等疾病密切相关,还可能会影响到成年后的身体健康。
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显示,在13年的随访过程中,80%的肥胖儿童会发展为成人肥胖。因此,阻止儿童肥胖患病率的增长是我国公共卫生及临床医生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
事实上,不良的饮食习惯与儿童肥胖息息相关,如不吃早餐、零食及含糖饮料的频繁摄入和进食过快等。学龄儿童应注意三餐时间要相对固定,三餐要做到营养均衡,少油盐调料等;足量喝水,不喝含糖饮料,多喝白开水;不暴饮暴食,因为暴饮暴食可能增加儿童消化系统负担,造成热量堆积,导致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超重和肥胖的情况呢?可以初步通过儿童的BMI进行简单的评估。BMI(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 BMI = 体重(Kg) / 身高的平方(m2),例如一个52Kg的人,身高是1.55m,则BMI为:52(Kg)/1.55的平方(m2)= 21.6。同时参照《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进行评估。如果孩子属于超重、肥胖的范畴,需尽早到医院进行评估是否存在其他肥胖合并症的情况,同时制定有效的饮食及运动策略防止肥胖进一步发展。(记者 李洁)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